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

Abduraimov與浦羅哥菲夫的三協(樂評)

Behzod Abduraimov
比起近幾十年在全球音樂廳「大紅大紫」的馬勒(1860-1911),六十多年前才離世的俄國作曲家浦羅哥菲夫(Sergei Prokofiev,1891-1953)無疑像一匹仍未獲注視的「黑馬」。人們對他的印象,經常停留在1936年他為莫斯科兒童劇場撰寫的「古典入門」音樂《彼得與狼》(單簧管是貓、雙簧管是鴨......),忽略了他是天才橫溢的創作多面手:歌劇、交響曲、芭蕾舞劇、協奏曲、室樂、電影配樂等樣樣皆能,且多有佳作。尤其他的鋼琴協奏曲,暗黑、詭異、激情、轟烈兼備,照理應該跟配器豐富、情感濃郁的馬勒交響風格同樣適合現代人口味才對?不過直至現在,浦羅哥菲夫仍算不上「流行」──至少香港情況是如此。

七月初聽了一場港樂(HK Phil)音樂會,曲目是浦羅哥菲夫第三鋼琴協奏曲配搭艾加爾的交響曲,冷上加冷,幸好有老而彌堅的阿殊堅納西(Ashkenazy)擔任指揮,觀眾席總算不太冷清。我一直很期待這場演出,原因並非阿殊堅納西,而是負責獨奏的阿貝都萊默(Behzod Abduraimov)。這位九十後烏茲別克鋼琴家,去年一月與HK Phil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第三協奏曲,展現超卓技藝,當時已很期望再聽他演出,這次演的還是浦羅哥菲夫「三協」,自然不能錯過。

阿貝都萊默近年在世界各世演奏得最多的,無疑就是浦羅哥菲夫的「三協」,因為七年前他憑此曲贏得倫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,被樂評人Michael White讚譽為「最引人入勝的過山車式演出」。自此他便常被「要求」演出此曲。

跟HK Phil二度合作的阿貝都萊默沒讓我失望。樂曲開初由單簧管吹奏出一小段哀怨俄國旋律(史安祖吹得真好),但隨即被急風驟雨和帶點歇斯底里的鋼琴取代。之後,整個樂章在狂熱、傷感、諧謔之間擺盪。阿貝都萊默的節奏把握得極好,而且用心營造音量對比,於最激烈處,鋼琴和樂團間的張力就像轟隆隆的炸彈,令觀眾血脈賁張。此樂章頗像一幅情感拼貼畫,變化之巨大往往令初聽者吃不消,但卻跟現代人飄忽不定的情緒起伏非常神似。我特別喜歡中後段,鋼琴家重拾最初的單簧管旋律並加以延伸變化的小段過場。感覺就像突然潛進深海:眼前一片湛藍,魚群在旁靜靜游過......一種超現實的寧謐時刻。

第二樂章包含五個變奏,在最著名的第四變奏裡,鋼琴連串的下行三度音,使聽者彷如置身異域,跟之前的「深海」過場,頗有呼應之妙。可惜小號出現輕微甩拍子情況,略略破壞了本章氣氛。幸好鋼琴和樂團在尾樂章表現俱佳,將「鋼琴和樂團的爭執」(作曲家對本章的形容)展現得淋漓盡致,鋼琴也沒有被樂團巨大音量淹沒,聲效恰到好處。

阿貝都萊默曾經講過,作曲家本人的「三協」版本(此曲於1921年首演時,由浦羅哥菲夫本人擔任獨奏)給他極大啟發。浦羅哥菲夫彈得比標示速度快,但又確實別具風味。阿貝都萊默彈第一樂章的速度雖不如Argerich或王羽佳般瘋狂,但亦屬偏快。某些快速音階或不夠清晰,但這肯定是我聽過的最有感染力的版本之一。仍要挑骨頭的話,只能說他的身體擺動幅度未免太大了。記得去年看法國鋼琴家Jean-Efflam Bavouzet的演出,最大震撼是他的軀幹竟如磐石般紋風不動,卻一點不覺得他在「用力」(而Bavouzet也是彈浦羅哥菲夫的高手)。如果阿貝都萊默減少軀幹晃動,相信可為樂曲注入更大能量?(刊於2016年7月26日《信報》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