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

Pogostkina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

柏高絲金娜今年一月首度訪港,與小交演出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。(圖片:香港小交響樂團)
貝多芬一生作品甚豐,交響曲、小提琴奏鳴曲、四重奏等留下大量經典,但只寫過一首小提琴協奏曲。此曲二百十一年前(1806)首演後,曾長時間被遺忘,現在卻是無數樂迷的心頭好。它跟另外兩首同樣以D大調寫成的小提琴協奏曲(分別是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),無疑是全球樂團最常演出的大型小提琴與樂團作品。

貝多芬的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》,僅第一樂章已長達25分鐘,但絕無冷場,一氣呵成。獨奏者於首樂章尤其擔當吃重角色──輕靈跳脫的裝飾性音階綿綿不絕,和主題交錯糾纏,華采段(cadenza)更是氣派不凡──必得擁有一流技巧和音樂感,才能駕馭此曲,流暢而不落於機械化的俗套。此曲錄音繁多,但我特別鍾愛Itzhak Perlman的版本(指揮Carlo Maria Giulini,樂團Philhamonic Orchestra)。其琴音醇厚如酒,情感起伏恰到好處,沒半點炫技的張揚跋扈,卻見臻至化境的自在。

出生於聖彼得堡的柏高絲金娜(Alina Pogostkina),2005年獲得西貝遼士國際小提琴大賽冠軍,被譽為極具感染力的演奏者,一月下旬她首度來港,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及其首席客席指揮柏鵬(Christoph Poppen)合作,演奏貝多芬這首協奏曲。英國格拉斯哥《先驅報》曾讚她的貝多芬情感細致豐富(intimately-expressive),我因而懷著期望進場。不過當晚她似乎有點緊張,第一樂章前半部分瑕疵較多,幸好後來漸入佳境。

協奏曲由定音鼓的四下輕擊主題展開。穿著藍色優雅露肩晚裝的柏高絲金娜年輕漂亮,個性卻很沉實,在最初三分多鐘樂隊的前奏部分(orchestral exposition),一直全神貫注,閉目傾聽。隨後,獨奏小提琴以上升琶音出場。柏高絲金娜使用的是1717年製的Stradivari名琴「Sasserno」,音色溫潤耐聽,可惜剛開始時音準與節奏出現了小失誤。有好幾回,她過於專注樂句尾的高音音符,努力把它拉得綿長醇厚,但樂句中的其他音符卻被犧牲了,音色不夠一致之餘,節奏亦有點不穩,頗有顧此失彼之憾。

指揮柏鵬一如以往笑容燦爛,樂團表現也不過不失。第一樂章有一過度性主題,是由定音鼓的滾奏和弦樂部顫音率領的澎湃「齊奏」(tutti);柏鵬刻意將兩個樂句尾的休止符稍稍延長,為樂曲添加上一抹玩味,甚好。柏高絲金娜拉奏的華采段技藝精湛,缺點是過於冷靜,欠缺抑揚起伏,不過結尾處以雙音(double stop)奏出的二聲部對位旋律令人眼前一亮。

之後是寧靜致遠的第二樂章「小廣板」(Larghetto)。經過二十多分鐘的熱身,柏高絲金娜的表現已穩定下來,將這富於歌唱性的樂章拉奏得婉約動人。小廣板結構簡單,十小節主題先由弦樂部奏出,再以變奏方式多次重現。獨奏小提琴於第十一小節加入,以G大調屬和弦與主和弦的琶音展開,優雅迷人,同時,圓號和單簧管奏出的主題輕輕隱於背後,變成襯托。獨奏者為主題添加豐富裝飾,尤其密集於高音區域,擅於處理高音的柏高絲金娜,可謂如魚得水,六連音、三十二分音符、繁複的裝飾音都拉得溫婉迷人;就算跟Itzhak Perlman的錄音相比,也不失禮。

此樂章的主旋律極少離開G大調,完結前獨奏者再來一次第一主題變奏,於極寧靜幽微之際,樂隊瞬間轉調,帶出華采段。緊接而來的是輕快的終樂章「迴旋曲」(Rondo)。同一旋律多次重複後,獨奏者與巴松管轉入G小調,兩者美妙地對答,聽者有如置身宮廷舞會,看著貴族們翩翩跳起圓舞曲。華采段之後,樂團一瀉而出,樂曲輝煌地結束。

下半場是柏鵬極擅長的布拉姆斯。自2015/16年度起擔任首席客席指揮以來,柏鵬帶領小交指揮了好幾場布拉姆斯音樂會,第一、二和四交響曲皆已演過,甚獲好評。小交在柏鵬調教下,音色和準繩度已顯著改進,但這晚的第三交響曲,木管部音色較朦,第一樂章的主題旋律也稍嫌不夠爆發力。相比起來,我還是更喜歡去年的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。(原刊於2017年2月11日《文滙報》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