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

澳門玫瑰堂聆樂記

玫瑰堂
在歷史悠久的老教堂聽音樂會,令人回味的往往不是音樂本身,而是獨一無二的聆樂經驗。記得多年前曾在愛丁堡一小教堂聽「馬勒四」現場演出,我坐在第一排右側位置,跟低音大提琴手僅相距一個身位。於是整場演出,那走了調的低音大提琴都在耳畔隆隆作響,比正常音量放大好幾倍。然而這扭曲了的「馬勒四」卻成了日後難忘的馬勒音樂回憶,那有如「捲進了音樂旋渦」的震撼,亦至今難忘。

在香港,一些教堂也有音樂演出,譬如聖約翰座堂便定期有午間recital,不過通常以獨奏會或聖詩演出為主,鮮有管弦樂團演出。想在教堂裡聽整隊orchestra的話,便要到澳門去。

澳門玫瑰堂是當地最常舉行音樂會的教堂。十二月初,在此聽了澳門樂團的「拉丁隨想曲」音樂會。擔任獨奏小提琴的是澳門樂團首席保羅.莫連拿(Paolo Morena),指揮是羅伯特.賈諾拉(Roberto Gianola)。雖是免費音樂會,但內容毫不馬虎,約一小時的曲目包括巴卡羅夫(Bacalov)《小提琴協奏曲》、柴可夫斯基《意大利隨想曲》(Capriccio Italien),和Rimsky-Korsakov《西班牙隨想曲》(Capriccio espagnol)。

玫瑰堂有著鮮黃色漂亮立面,位於議事亭和大三巴之間,路過旅人如過江之鯽,是理想另類演出場地。旅客們逛累了,可隨興取票走進此文化遺產(門票通常在開場前一小時派發),聽聽音樂,同時觀賞聖壇和雕像──如此精彩的免費活動,怎愁沒捧場客?實在欣賞澳門當局懂得將古典音樂置於城市裡最繁囂處,讓一般人與它不期而遇──因為這正是普及古典樂的不二法門。

說回音樂會。阿根廷出生的意大利作曲家巴卡羅夫,古典樂迷或感陌生,因他主要活躍於電影配樂界,作品包括《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. Matthew》(柏索里尼執導)和《Postman》(Michael Radford執導),後者曾獲奧斯卡最佳音樂獎。巴卡羅夫風格多樣化,尤愛在作品中融進阿根廷探戈音樂,是次演出的《小提琴協奏曲》亦不例外。據場刊介紹,此曲是他專為莫連拿所寫。第一樂章由帶點詭異感的獨特短促節奏展開,獨奏小提琴隨後加入,旋律並非悅耳一類,卻自有一股魔力。最初的短促節奏多番浮現,串起整個樂章,而近尾聲時單簧管與小提琴唱和,則甚為動聽。

莫連拿的琴音溫暖渾厚,高音純如清泉,我最喜歡他一流的音樂感;就算只是數個音符,亦能奏出豐沛情感,確把此曲拉得生氣盎然。美中不足是他的琴聲略為單薄,無法投射得太遠(我坐在第五排,亦覺聲音太細),後排觀眾恐怕聽得不太清楚。

澳門樂團於「教堂音樂會」選奏此曲,實在相當進取,因此曲的旋律多屬片段式,著重氣氛渲染,並非易「入口」之作。坐在我旁邊的兩位中年街坊便不太受落,一曲既畢頻頻交換意見。幸好接著是人見人愛的柴可夫斯基《意大利隨想曲》。

樂曲甫開始,小號吹起嘹亮簡潔的軍樂旋律──這是作曲家在意大利旅行時,每早於旅館聽到的軍樂聲。澳門樂團的銅管部向來不錯,今年五月聽呂嘉指揮的蕭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,已印象極佳。清脆小號先聲奪人後,其他銅管便陸續加入,吹得金光燦然,滿室生輝,觀眾的精神亦為之抖擻起來。有趣的是,恢宏的銅管聲,跟教堂本有的靜穆兩相碰撞,頗有魔幻現實之感。在演奏前曲時一直拘謹抑壓著的音量(估計是為免掩蓋獨奏小提琴家的琴音),於此時的「double forte」終於全面爆發,氣場銳不可擋。以前我常以為教堂的聲效太過「離散」,演奏大音量樂段效果或許欠佳,但原來並不一定。

銅器之後隱身於低音域三連音節奏中,由弦樂部奏出內斂旋律,主題逐漸發展,最後活潑輕快的意大利舞曲「塔蘭泰拉」上場,將氣氛推至高潮。指揮賈諾拉的肢體動作平實,但有效地控制各聲部平衡,應記一功。縱然寫此曲時柴可夫斯基跟妻子關係搞得並不愉快,但「旋律大師」於旅途中仍不忘發掘好聽的民謠和街頭音樂,並技巧地融入作品中,使《意大利隨想曲》聽得人輕快愉悅,甚欲狂歌起舞。

隨後的《西班牙隨想曲》,歡快熱鬧如嘉年華的舞曲,在毫無預兆下傾瀉而出,妙不可言。單簧管與小提琴獨奏部分,與豐富的樂團音色構成強烈對比。第二樂章是變奏曲,吹奏主題旋律的圓號有點朦朧,但由不同樂器聲部擔當主角的五段變奏卻相當吸引。事實上,一邊聽著結構簡明的變奏曲,一邊欣賞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教堂古蹟,是一大樂事。至第三樂章,客席樂團首席梁大南獨挑大樑,奏出兩段跳躍輕快旋律,可惜拉得拘謹,節奏亦不夠穩健,影響了樂章的灑脫美感。幸好最後兩樂章,吉卜賽的狂歡節奏感染力非凡,為音樂會劃上美好句號。一個小時轉瞬即逝,走出教堂,議事亭前地的聖誕燈飾閃爍,如在延續熱血沸騰的音樂氣氛。(原刊於CUP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