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tot credit: Sim Canetty-Clarke |
若將此分類套用於古典音樂界,我想大部分演奏家應該都是「箭豬」型吧:會將畢生精力集中於音樂這範疇。不過生於英國、擁有英澳雙重國籍的鋼琴家霍夫(Stephen Hough,又譯為侯夫或賀夫)卻是例外。他毫無疑問是「狐狸」型,因為除了演奏和教學,他還通曉作曲、繪畫、雜文、詩歌等,是名符其實的「renaissance man」,或簡稱「才子」。2009年,《經濟學人》旗下的《Intelligent Life》雜誌便選了他為「20 living polymaths」之一,同一名單上還有Umberto Eco、Noam Chomsky等著名文化人的名字 。
Stephen Hough 將於下周一(5月30日)來港演出,曲目跟去年十月他在倫敦Barbican Centre舉行的演奏會相同(該音樂會獲《衛報》「五粒星」最高評價)。明年三月,他還會與港樂(HK Phil)合作貝多芬的第五「皇帝」協奏曲。趁此機會,我以電郵訪問了這位多才多藝、文筆風趣幽默、是同志又是天主教徒的鋼琴家。
1961年出生的Hough,17歲獲「BBC青年音樂家獎(鋼琴類別)」,後赴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,1983年獲諾姆堡鋼琴大賽(Naumburg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)冠軍。他擅長的曲目眾多,尤以李斯特和聖桑的演繹最得樂迷歡心。不過他曾講過:I'm not satisfied with preserving the fingerprints of others。單是彈「別人的歌」,不能完全滿足他。「我喜歡作曲,這是deeply personal的活動。自從懂得看樂譜,我已開始寫曲,不過21歲展開職業演奏生涯後曾經暫停了一段時間,只寫些簡短安歌曲和改編別人的作品。」直至十年前,他才再度執筆創作,作品涵蓋鋼琴曲、室內樂和管弦樂。「其實二十世紀前,所有演奏家都懂得作曲,但五十年代開始,這種傳統便沒落了。我想,作曲對演奏者來說是很重要的。」
這次來港,他將演奏舒伯特、李斯特和法朗克的作品,以及自家創作的《第三奏鳴曲》。此曲副題是「Trinitas」(三位一體),但Hough強調跟其天主教信仰無關。「作品是天主教雜誌《The Tablet》委約我撰寫的,它是我第三首奏鳴曲,分為三個樂章,所採用的十二音列又使用了很多三度音程......因此『三位一體』看來是蠻不錯的標題吧!」
宗教和音樂,看來風馬牛不相及,但Hough看到共通點:兩者都包含規矩/教條,而人可選擇受限於教條,或解放教條。「I set the dogma of 12-note technique alongside the dogma of the Trinity with as many questions as answers.」
「十二音列」向來令古典迷皺眉和扁嘴。由巴洛克到二十世紀初,西方古典音樂皆建基於調性與和聲,因而也稱為「調性音樂」(tonal music)。不過當調性被華格納、德布西等作曲家推向極致,隨之而來的,無可避免是調性的徹底搗毀。荀伯克(Arnold Schoenberg,1874-1951)的無調性(atonal)作品和「十二音列作曲法」(12-note technique),正是如此時代的產物。荀伯克嘗試以十二音列作曲法取代調性寫作法,希望令所有音符變得「平等」,打破「主音(tonic)就是統領或依歸」的調性寫作定律。
Hough曾在《衛報》撰文,指他的《第三奏鳴曲》是嘗試「用十二音列作曲法去質疑此技法本身」(use 12-note technique... to question the technique itself)。嘗試是否成功,有待聽後分曉,但這帶著playfulness的創作意圖,頗能反映鋼琴家愛思考和慧黠的一面。事實上,讀這位鋼琴家的文章(Hough的個人網站有其文章、樂曲解說文字和繪畫作品),會發現此君既串嘴,又貪玩。他曾是英國《電訊報》特約博客,寫作題材廣泛,包括音樂、神學、帽子、茶、香水等,不過他的畫作則較為沉鬱(不愛用畫筆,多用palette knife刮顏色)。 好奇問他,這些涵蓋不同範疇的藝術創作,有否一以貫之的「簽名風格」?他答:「這是有趣問題!我想某程度上是有的,但我不懂如何用文字表達。我只想到一些零碎意念:質感、狂喜、有秩序的熱情、如歌的文字(我的文字作品)、如文字的歌(我的音樂作品)。」
Hough的鋼琴演出,的確近乎「有秩序的熱情」,帶著一種知性的冷靜。他演繹的李斯特頗有風味,2013年一間iPad app公司(Touch Press)便邀他製作了一個李斯特《B小調奏鳴曲》教材。這個app的使用者,可用多個角度欣賞Hough彈奏此曲(包括手指和臉部特寫),還可配合共時滾動的樂譜和霍夫的樂曲旁述。對於古典音樂迷來說,這app非常方便,彈指間已可獲取大量樂曲知識。
事實上,隨著IT和網絡普及,不少人都已習慣用Youtube或Spotify之類的網站或串流平台搜尋/聆聽古典音樂。但霍夫對此現象頗為擔心:「錄製高水準的古典音樂演奏,是很花錢的事,除非有商業贊助,否則幾年後,將不再有公司願意錄製古典音樂了!」他的答案著實令人心驚。或許,一個新錄音缺席、商店只充斥名家舊錄音的時代,已距離我們不遠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