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

「沒有人比我更投入」── 專訪指揮大師Lorin Maazel

香港樂迷對指揮大師馬捷爾(Lorin Maazel)絕不會陌生。去年他跟英國Philharmonia Orchestra來過,今年初再來港,頂替患病的慕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。十月尾,大師再臨小島,為的是與香港管弦樂團首度合作,帶來「馬捷爾系列」(Lorin Maazel Fest)。

金風送爽的午後,記者於五分鐘限定時間內訪問了大師,談他的音樂節、孩子、華格納和指揮風格。
-----------

今年已八十有三的馬捷爾,說話時帶著濃重低音,稍不留神便會聽漏。大師有著不怒自威的眼神,但若能逗他笑,卻會展現意想不到的親切感。

馬捷爾亦比他外表看來寬容和有幽默感。訪問那天的黃昏,他出席了培育本地年輕樂手的「Share the Stage」計劃。他和港樂行政總裁麥高德對談時,現場收音效果奇差,麥總裁中途離場找咪高峰,大師卻一點沒顯出不悅,反而為了entertain現場觀眾,自告奮勇講起故事來。

馬捷爾絕對是音樂神童。他的父母是由俄國移居美國的猶太人,父親是歌唱家、聲樂和鋼琴老師,母親也厲害,一手創立匹茲堡青年管弦樂團。小馬捷爾八歲首次登台指揮便一鳴驚人,十一歲獲Toscanini垂青,邀他指揮NBC交響樂團。五十年代,首度於歐洲指揮演出後迅即闖出名堂。七十年代,他繼George Szell接手克里夫蘭管弦樂團,任音樂總監達十年。之後曾領導維也納國家歌劇院、匹茲堡交響樂團、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等。1989年,他本來是繼卡拉揚之後執掌柏林愛樂的熱門人選,但最終沒成事,卻於2002至09年成為紐約愛樂音樂總監,攀上事業最頂峰。

大師現為慕尼克愛樂音樂總監,夏季則會留在維珍尼亞州北部山脈,在他和妻子(德國演員Dietlinde Turban)六百公頃的農莊裡,舉行四星期的「Castleton Music Festival」--一個以馬捷爾名字作號召、專為育培年輕音樂家和歌唱家而設的音樂節。

說起這五年前一手創立的音樂節,大師如數家珍:「年輕樂手很需要培育空間。他們會住在莊園裡,經過三周訓練,然後參與音樂節的歌劇、交響樂、室樂演出。我們試過做全新歌劇製作《Don Giovanni》,去年主要演馬勒作品。每年有一萬八千人次來欣賞我們的節目!」

相比起來,這次大師參與的「Share the Stage」規模小得多,但這種集綵排、大師班和公開演出於一身的活動,在港非常少見,算得上是港樂的「創舉」(詳見另文)。大師坦言,對這群香港年輕人不會太嚴厲,「I become very mellow in my old days,不用擔心我會over demanding。年輕人最希望得到的是指引和帶領。」他亦絕不擔心和年輕人有代溝,「我共有七個孩子,所以很習慣和年輕人打交道。」

大師的七個孩子裡,有小說家、律師、教授,卻沒有音樂家,「他們對音樂和歌劇等都有很深的認識,因為他們在那環境裡長大,但他們有別的才能。(我問:會失望嗎?)不,音樂這一行很 demanding,我很高興他們不用經歷我幾十年來所經歷過的壓力。他們有別的壓力,但不是這一種:having to be perfect at a given moment。」

大師留港兩周,忙完教育活動便指揮音樂會。十一月初,他帶領港樂演出了布烈頓巨型作品《戰爭安魂曲》,以及大師本人的首本戲:華格納《齊格菲牧歌》和《指環》純管弦樂版《無言的指環》。在指揮台上度過七十多個年頭,也寫過歌劇(如《一九八四》),但若論影響的持久性,不可不提他和華格納的「緣份」:馬捷爾他首位獲邀到德國拜羅伊特(Bayreuth)華格納音樂節指揮歌劇《指環》的非德裔指揮家,也是成功將《指環》改編為管弦樂的人。

馬捷爾改編的《無言的指環》(The Ring Without Words),將原本長十八小時、演出橫跨四個晚上的大部頭華格納歌劇《指環》,變成七十分鐘「濃縮版」管弦樂,堪稱最具難度改編計劃。「最初是Telarc唱片公司邀請我為《指環》做symphonic synthesis。也沒想到會如此受歡迎,同行也一直有演奏它。」大師說他的改編原則很簡單:按時序、具連貫性、合理、順暢,保留重要主題,「沒有一個音符來自我馬捷爾」,但他強調,這絕對不能代替原作,「能夠為華格納音樂作點貢獻,我感到很自豪。」

大師在音樂界的神級地位不容置疑,但也有不少樂迷無法認同其指揮風格,認為他擅於打磨技術,但指揮時太抽離,無法感動人。本地文化人兼樂評人李歐梵便曾如此形容馬捷爾:「即使樂隊演奏整齊劃一,已臻出神入化之境,依然拒樂迷於千里之外」。記者大膽問大師:「有人認為你的指揮風格太 detached,你怎樣看?」似乎早已習慣這類問題的他,神態自若地回答:「沒有人比我更投入,我只是......這樣說罷,我有很好的指揮技巧,不用借助 choreography(舞蹈編排)。Conducting is conducting,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horeography.」他又強調功能與效率的重要,「我每個動作,都是有功能的(functional)。沒有什麼比functionality更美,因為只有這是真實的。動作必須有意義,包括技術上和音樂上的意義。你不會用不必要的動作,去浪費樂手時間。」

言下之意,樂迷不覺感動,是因為他們錯誤地「用眼去聽」,依靠指揮家肉緊的動作和表情才能投入進樂曲裡?這問題來不及問大師,但我想,音樂能否感動人,視覺效果從來只是極次要的元素吧。想驗證大師的話,大家下次聽音樂會時不妨閉上眼睛,嘗試用心去聽。

訪問完結前,問馬捷爾有想過退休嗎?大師發揮幽默本色:「我會在九十五歲時來個 early retirement!」引來滿堂大笑。毫無疑問,父親106歲才高壽離世的馬捷爾,深深相信自己仍有漫長藝術生命。

------

Share the Stage與大師同台 

「港樂」這次能夠邀得馬捷爾來港,背後推手是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。基金撥捐六百三十九萬元給港樂,推行為期三年的「音樂密碼教育計劃」(Keys to Music Education Programme),內容包括學校專場音樂會、教師講座等,而重點則是每年請來國際級大師,親身指導本地年青樂手,並讓他們和港樂樂手同台演出,提昇音樂技巧之餘也開濶眼界。

今年經過網上YouTube audition 選出的青年樂手約五十人,中學和大學生各佔一半左右。中大音樂系三年級的歐陽肇聰(Andrew)便是被選中的四名法國號手之一。他說這次經驗很難得,但也有點壓力,「綵排指揮凌顯佑(港樂中提琴首席)對我們很有要求,會逐 part 聽每個器樂部分的演奏,所以排練前,一定要先將自己的部分練熟。不能像以前那樣去到現場先練,含糊帶過。」能夠在學生時代明白到「認真練好自己那part」的音樂家基本責任,戒除hea彈hea吹,肯定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。

不過美中不足的是,大師給予同學的時間很有限。馬捷爾來港前,這班年輕人一起排練過三次,到廿八號下午的閉門綵排,才由大師親自點撥,同日晚上則是「Share the Stage」公開綵排和演出,加起來,同學只和大師 share 到半天而已。

「Share the Stage」的上半場,是港樂行政總裁與大師對談,可惜收音太差聽不清大師的金石良言。中場休息後,五十位青年聯同港樂樂手,在馬捷爾指揮下綵排華格納《紐倫堡的名歌手》序曲。時間所限,大師只蜻蜓點水給予指導:某個段落要突出大號和低音大提琴的旋律線、某處要注意加強漸弱效果等......與其說活動起了實質的點撥之效,倒不如說給了參與者強大的精神鼓勵。畢竟,讓觀眾席上的老師和同學仔見證自己「與大師同台」,是畢生回味的經歷。 (U Magazine,2013年11月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