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

專訪小交首席客席指揮Christoph Poppen


提起香港小交響樂團,通常立時想起葉詠詩。但這種過份必然的聯想,有時會令樂團失去柔韌變化的可能,聽眾也會因為欠缺新鮮感而流失。

自今個樂季起,來自德國的指揮家柏鵬(Christoph Poppen)成為小交的首席客席指揮,最近帶來了兩場布拉姆斯主題音樂會,效果不俗。Poppen大師的加入,相信可提升樂團整體音樂水準,並為小交注入生氣,增加柔韌度?且聽他對小交、指揮和音樂有何看法。

59歲的Poppen是位音樂多面手,早期創立Cherubini Quartett並擔任第一小提琴手,及後歷任多個室樂團和交響樂團的指揮和藝術總監,包括慕尼黑室樂團(Munich Chamber Orchestra)、科隆室樂團(Cologne Chamber Orchestra )、德意志電台愛樂樂團(Deutsche Radio Philharmonie)等。

柏鵬頗像一位專為「體魄」不好的樂團「把脈」的大國手,經他「診治」,樂團往往脫胎換骨,水平和聲譽雙雙提升。例如慕尼黑室樂團在他「治下」的十一年(1995至2006)便著力委約新作,於短時間內建立起明確演出方向和形象。

Poppen大師擅長「執靚」樂團,這或解釋了小交為何自2015-16樂季起,為他「度身訂造」首席客席指揮(Principal Guest Conductor)一職。臉上總掛著友善笑容的Poppen,有著德國人少見的親切感,但說起話來有條不紊、觀點清晰,又確實「很德國」。

上任以來,大師指揮過好幾場音樂會,包括布拉姆斯第二和第四交響曲。訪問在灣仔演藝學院的Amphitheatre進行,是月初他指揮和主持「All about Brahms」音樂會的場地。兼具教育和娛樂意味的音樂會是小交強項,Poppen這趟兼任主持,以輕鬆活潑手法介紹布拉姆斯室樂和交響作品,還參與了室樂演出,一首「吉卜賽風格的迴旋曲」拉得熱情澎湃。

Poppen的指揮風格,並非很有「星味」那種,反而著重與樂手建立伙伴(partnership)關係。「我認為樂手比指揮更重要。The conductor is suppose to help everybody to find out how to give the best.」這看法自然跟其室樂出身有關,但也反映大師擅溝通、易相處的一面。Poppen坦言喜歡和人合作,也熱衷於為一大群人承擔責任,指揮家每天要面對大量人事與決策,正合其性情。

問大師對小交有何期許和評價,說話一貫大方的他稱讚樂團夠年輕、充滿能量與潛質,但也含蓄道出小交的「癥結」所在:「如果每一位樂手都能夠投入更多personal emotion的話,樂團可變得更強大。這是關乎樂手有多成熟、勇敢和開放自己的問題......若每人都更投入,更享受,觀眾也可受惠,這會是『雙贏』局面。」

大師果然明察秋毫。聽過小交音樂會的人或許都有過小小疑問:為何部分樂手總是木無表情,彷彿演奏是件「苦差」?就算不懂音律,也能感受到他們的不耐煩。期望Poppen大師的熱情,可溶化這些太酷的心?

今個樂季Poppen集中指揮布拉姆斯。「3B」之一,彷如大師給觀眾的見面禮。「我想觀眾見到布拉姆斯輕鬆一面,所以選了《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》等較有趣味的作品,也選了《Hungarian Dance》,強調吉卜普音樂對他的影響。」

於芸芸浪漫主義代表人物(如蕭邦、舒曼、李斯特和華格納)中,布拉姆斯看來是那麼格格不入。雖然活在浪漫的十九世紀,但作品總是規規矩矩、情感內斂,跟其他浪漫派自由奔放、情感外露的風格可謂南轅北轍。音樂史家向來認為布拉姆斯的「壓抑」源於他對恩師舒曼之妻克拉拉(Clara Schumann)那段不能公開的愛情,Poppen也認同這看法。

布拉姆斯二十歲時造訪舒曼,其時舒曼四十多歲,是知名作曲家和樂評家,克拉拉三十四歲,是著名女鋼琴演奏家,兩人皆十分賞識這位來自漢堡的小伙子。然而翌年舒曼精神失常,自殺不遂後進了精神病院(兩年後離世),剩下懷有身孕的克拉拉。當時布拉姆斯著力幫助克拉拉,經常彈琴逗她開心,更搬到她樓上方便照應。兩人關係複雜,他既敬重這位師母(大部分作品經過克拉拉過目和給予意見),又懷有濃烈愛慕之情。如Poppen所講:「這段關係,令他必須找個有尊嚴的方法,來控制自己的情緒,以免失去理智。他是有意尋求具條理和封閉的musical form。」

用密封的箱,框限著所有情感,頗有點像向樹洞傾吐秘密的況味。布拉姆斯處理sonata form出名嚴謹,但其實尚有其他隱密結構,待聽者發掘。「譬如《海頓主題變奏曲》的終曲,是類似passacaglia的形式(以不斷重複出現的bass line為基礎的舞曲),一個五小節低音主題重複出現。因主題的上面有很多東西發生,人們根本不會發現此嚴謹框架。」Poppen又舉第四交響曲終樂章為例:「It's nothing else but a eight-bar theme. Very clear, but so strong and emotional. This is what makes Brahms so special.」

Poppen擅長具創意的節目策劃,他說構思一場音樂會時,最重視聽眾的感受。「一首樂曲,聽前和聽後,聽眾的感受一定有所不同。這跟作曲家如何編排樂章是同樣道理。這方面貝多芬尤其擅長。譬如他的晚期弦樂四重奏,通常會有一個「核心」(core piece)。這核心大多是其中的慢版樂章,也是最神聖的一章。貝多芬會在核心前配上短小舞曲,為聽眾作好準備。」

Poppen特別喜歡拼合不同時代和風格的作品,「譬如二十世紀音樂拼古典或浪漫。而先後次序也很重要。譬如是先奏Bartok協奏曲再奏Mozart交響曲,還是先奏Mozart後奏Bartok,其實是有分別的。」

次序的確重要。先苦後甜的人生跟先甜後苦便肯定不一樣。快走過一甲子歲月的Poppen,擁有美滿家庭,指揮事業卓有成就,可謂來到人生收成期,不過他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,三年前更作出新嘗試:創辦一個音樂節。

葡萄牙的馬爾旺(Marvão)未必很多人認識,但若谷歌一下,便會發現這山城有著懾人美景。「機緣巧合下我發現了Marvão。她的風景太特別了,令我突然有個想法:將音樂帶到當地!」2014年,Poppen在毫無官方機構協助下搞了第一屆Marvão Music Festival。「實在很富實驗性,因為我們是從音樂開始,而非從金錢開始。」今年七月來到第三屆,音樂節日見規模,葡國旅遊局也幫忙宣傳。Poppen更透露,介時將帶小交到Marvão走一轉。「我很高興你問到Marvão,我實在太喜歡這地方,而每個去過的人都會跟我說:music sounds different there!若你在當地停留幾天,簡直像被帶到天堂一樣。我希望香港人也來Marvão看看。」說起自己的「音樂節」BB,大師越發神采飛揚。演出時偶有hea味的小交,在大師的「調理」下,相信將有一番新氣象?(U Magazine,2016年1月29日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