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2日 星期六

權威與動容

Denis Matsuev
今年(2018)香港藝術節其中一個重頭節目,是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全集。擔任獨奏鋼琴家的丹尼斯.馬祖耶夫(Denis Matsuev),是1998年第十一屆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冠軍,現為「拉赫曼尼諾夫基金會」藝術總監,香港藝術節的宣傳冊子上,稱譽他為「最具權威演繹拉氏作品的鋼琴家」,令人滿懷期待。

不過聽畢三場演出後,我的總體感覺是:技術高超、雄渾有力,可惜感染力不算強,抒情段落也較平板。

就拿我很喜歡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兩個樂章為例。

首樂章近開端,弦樂部奏出光輝明亮主題後,有一非常優美婉約、近乎鋼琴獨奏的段落。拉赫曼尼諾夫本人演奏的版本,巧妙地運用彈性速度,把這約兩分鐘的段落彈得饒富韻味和情意,跟單雙簧管的對答,也渾然天成。不過馬祖耶夫沒太用心處理此段落,只彈得如流水賬,跟雙簧管亦欠情感交流。

至第二樂章,單簧管吹出嗚咽如訴的開場旋律,之後由鋼琴接力,加以延展。這曾被改編為美國流行曲《All by myself》的旋律,理應令人聽得心馳意盪,但馬祖耶夫的演繹卻平淡如水,毫無牽動聽眾情緒的意圖,無知無覺便過去了。

當然,也許是我太吹毛求疵。他第三號的第三樂章彈得真的好,恍如萬馬奔騰而毫無脫韁之虞,自有其獨到處。然而我總相信,真正的大師必然粗中有細,有着難以言詮的感染力;這方面,馬祖耶夫無疑有所欠缺。

除了馬祖耶夫,這次跟他合作的樂團俄羅斯史維特蘭諾夫國家交響樂團(State Academic Symphony Orchestra of Russia 'Evgeny Svetlanov'),也不如我最初的想像。樂團原名「蘇聯國家交響樂團」(USSR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),歷史超過八十年,1936年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大廳首次登場,很快已巡迴全蘇聯及國外,是其時蘇聯對外的「文化窗口」;及至蘇聯解體,樂團更換了名字,至2005年更冠上「Evgeny Svetlanov」之名,以紀念合作了三十五個年頭的藝術總監。

在共產時代,這知名交響樂團曾為「Melodiya」(蘇聯唯一唱片品牌)錄製大量黑膠,是很多古典唱片發燒友的心頭好。幾年前,我也買過一張由Melodiya原廠母帶轉製的CD,裡面收錄了樂團跟David Oistrakh合作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(1957年錄音)。唱片裡,樂團渾厚有力,跟Oistrakh的高度抒情性十分匹配。一甲子匆匆過,我很想聽聽樂團現今的模樣。

這次率團來港的指揮,是來自愛沙尼亞的Kristjan Jarvi,其肢體動作豐富,也很懂得炒熱觀眾情緒。第二晚樂團演出的《天鵝湖》更是由他操刀編曲的版本。

不過他是一位大刀闊斧型指揮,重視抓整體。 弦樂部的音色,不是優雅的也不是溫潤的,聽不出有何特色,較令我失望。 不同樂部聽起來有時會「朦」作一團,也大大影響到層次感。

不過樂團音量的確澎湃至極,相信俘虜到不少樂迷的心。若和幾個月前的柏林愛樂相比,兩次「震耳欲聾」程度相仿,但這次明顯比較粗糙。三晚演出中,我較喜歡最後一晚:下半場的拉赫曼尼諾夫《交響舞曲》第二樂章,不同樂部輪番獨奏,反而讓耳根放鬆下來,細聽樂師們的真功夫。

*原刊於2018年5月12日香港《文滙報》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