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

智慧老人 倪匡

也許你沒有讀過倪匡寫的衛斯理科幻小說,但你肯定在某個蔡瀾節目裡聽過他極有感染力的朗朗笑聲,或對飲食、宗教、生活的有趣見解。

也許你不認為倪匡小說有很高文學價值,但你肯定在青澀的少年時代,因為「人睇我睇」的緣故,而讀過一兩本衛斯理,並覺得「都幾好睇」。至少我唸中學時,便試過天天放小息時衝入圖書館睇《藍血人》,且讀得津津有味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當年讀者不再青澀,作家本人,亦七十有八。沒想到,我這曾受衛斯理小說「洗禮」的七十後,上周竟有幸和前輩作家在電話裡聊天。整整一句鐘,緊貼聽筒聽他以半咸淡「倪腔」廣東話,談寫作的光輝歲月,談對共產黨的恨、對老婆的愛,對「佔中」的意見......耳朵雖「累」,但智慧老人說話句句到point,罵起共產黨來更字字鏗鏘,令受夠政治低氣壓的我笑足一個鐘。

談起以前的「威水史」,倪匡仍然很自豪:「我係香港史無前例,第一個職業作家,至今都無人做得到!」

生於上海的他,1957年在內蒙古參軍,因拆木橋生火取暖和偷偷飼養有狼血統的狗,被黨委書記囚禁,走投無路下輾轉逃到香港。最初當工廠雜工,一日人工2.9元,後來嘗試寫小說投稿,得300元稿費;自此便走上作家之路,寫出大量連載小說、雜文,以及四百多部電影劇本。

先收錢後交稿
在香港,要純靠搖筆桿維生,無論哪個年代都難如登天,而倪匡不但做到了,還做得很招積。「無論報館或電影公司,都須先付全部稿費,我才會動筆。」他說是兩度被拖數而學精的,「我靠寫作搵食,無錢點算?」可惜,倪匡開創的「相金先惠」做法現已失傳,文字工作者被拖數仍是常態。

除了先收稿酬,倪匡寫劇本也與別不同。「我寫劇本唔會改!因為創作係好個人嘅事,佢之後點改我唔理,但我唔識跟住別人意見去改。」若非有過人之處,大導演如張徹怎願意第一稿就收貨?能開出如斯條件,可見倪匡當年多受行內歡迎。「大作家即係大作家嘛,哈哈哈!」雖是自吹自擂的話,出自其口卻絕無惺惺之態。「小說只有好睇和唔好睇兩種,我小說係好睇那種,哈哈!」

若果多人睇等於好睇,這肯定是事實,因倪匡高峰曾同時為九份報章寫十二個專欄或連載小說!「剛寫衛斯理時,我在《明報》還另有兩個連載地盤,所以才要另改筆名嘛!」

六字人生
「大作家」稱謂受之無愧,但倪匡卻又不覺自己很了不起,也不打算寫自傳,「我的一生好普通,用六個字就可以總結。來香港前是『沒趣』,來香港後是『寫作謀生』。」

倪匡是個矛盾的人,雖有才子性情,又很隨遇而安。「我份人好被動,唔鍾意求人,所以幾十年來,我沒主動做過任何嘢,全部都係別人叫我做!」他經常說,上天總會給人一種專長,讓他不致餓死,但他自嘲:「我得一樣嘢叻,其他都好糊塗。試過同朋友食飯,上完廁所搵唔到路返去!」

2007年由美國回流,有人邀他出山,倪匡卻提出「配額論」──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配額,配額用完便要停,寫作如是,抽煙飲酒如是。世上的作家,向來最忌「江郎才盡」,這位老頑童卻主動承認「酒樽已經滴唔出酒」,「連倒轉酒瓶的興趣都沒有」;這種打開心窗說亮話的作風,恰如其鮮明的反共立場──在香港真是買少見少。

好奇問,尚有什麼配額最充足?他笑曰:「呼吸的配額!應該有排未用完,哈哈!」

反共與佔中
倪匡反共,人盡皆知,但有趣的是他很愛看大陸電視,最常睇的是中央台和大陸的衛星台。「我又唔係白痴,點會睇香港的電視台?」但他不看台灣電視,因聽不慣台式國語。不嫌大陸新聞假大空嗎?原來他當笑話睇,「睇到個肥騰騰的書記出來講反貪,但佢自己就係貪官,笑死我!」自57年偷渡來港他便沒回過大陸,「過大陸海關,咪等於認同呢個政權!」

倪匡最討厭那些不願承認共產黨員身份的人,「光明正大的黨,為何不認?已經回歸咗,點解仲係地下黨?程翔估計全港有三十至四十萬黨員,應該差唔遠。(咁你覺得CY係咪?)沒有疑問!」

對於「和平佔中」,他也有妙論。「唔理成功與否,能令共產黨頭痕就係好事,哈!」但他認為這個行動改壞名,「佔中行為無問題,但「『佔領』二字唔通。『佔領』的意思一定係用武力嘅,點可能『和平佔領』?名不正則言不順,如此共產黨便有武力對付的藉口。這是與虎謀皮的天真!」

讀一世書
倪匡作品橫跨幾個年代,他如何看現今作家水準?「有幾個都寫得好,亦舒(老人家果然坦蕩蕩,毫不避嫌第一個讚自己妹妹)、林詠琛、喬靖夫、百無禁忌,都寫得不錯。」

倪匡愛吃愛玩(是貝殼專家、郵票專家、拆車專家),但最愛閱讀。「我幾十年來無斷過睇書!」他常說人腦跟電腦一樣,有輸入才有輸出。就算已封筆,近年又患白內障(訪問出街之時,應已做完手術),他都不減閱讀興致,「最近有幾本書好好睇,一本係劉震雲寫的《我不是潘金蓮》,好黑色幽默,另一本係尚可的《絕倫暴徒》,還有由前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女兒羅點點寫的回憶錄也很精彩,寫文革、六四時的經歷。」

一本接一本「輸入」,化為腦裡的寫作養料──原來天賦之外,「大作家」是如此鍊成的。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box關於衛斯理

1963年3月,倪匡首次以筆名衛斯理撰寫連載小說。首個故事《鑽石花》走現代武俠加奇情路線,直到第三篇《妖火》才演變成「科學幻想」小說。但倪匡說,自己從沒受過正統科學教育,「我寫科幻小說是幻想為主,科學為副,懂得幻想最重要。」

除1972至78年專心改寫《蜀山劍俠傳》外,倪匡幾十年來從無間斷地發表衛斯理故事,「總共有幾多篇連我都搞唔清」,但據粉絲統計,約有145個故事。

衛斯理系列至今仍廣受歡迎(只要去圖書館看看便知曉),其中《老貓》、《藍血人》、《頭髮》、《天外金球》等堪稱二十世紀中文科幻經典。為紀念衛斯理面世五十周年,倪匡的粉絲今年在書展舉辦特展,展品包括倪匡手稿、泰文版小說、衛斯理小說封面原畫、衛斯理塑像等。想借此機會見見作家本人?抱歉,行事從來不按常理的倪匡並不打算出席展覽。(U Magazine, 2013年7月)

沒有留言: